上级精神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上级精神
弘扬梁家河精神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来源: 陕西日报 2018/7/6 17:36:46 作者 : 延安市委中心组   人气: 420

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延安的一个小山村——梁家河。在这里,他度过了七年知青岁月,锤炼了顽强意志品质,铸就了为民造福初心。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们时,动情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小山沟里有“大学问”,“大学问”蕴含大精神。今天,我们探究和弘扬梁家河精神,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谱写新时代延安追赶超越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梁家河精神,就是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生活期间所展现出的胸怀境界、抱负担当、意志品质,体现在他矢志不渝的信念、真挚为民的情怀、务实担当的品格、带头实干的作风等方面。

矢志不渝的信念。“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从北京到梁家河,生活条件天壤之别,但习近平最终经受住了考验,他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真正融入了这个小山村。在梁家河的艰苦岁月里,劳动强度很高,一天下来体力消耗大,身体十分疲惫,又经常饿肚子,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白天利用干活间隙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看到深夜,博览群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列经典,表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和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不懈追求。由于父亲蒙冤落难,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入团、入党申请一次次得不到批准,但他仍以坚如磐石的信念,再一次次递上去,先后写了8次入团申请、10次入党申请,终于被组织批准入团、入党,后来还被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英国访问时,回忆起梁家河时说:“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这种矢志不渝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真挚为民的情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当年,习近平与乡亲们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一心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北京市支援延安地区一辆三轮摩托车,延安把它分配给延川县。因为习近平表现优秀,县上把三轮摩托车奖给他,但他觉得不实用,就设法换成了群众更需要的手扶拖拉机、钢磨等生产工具。他心里装着乡亲们,乡亲们也惦记着他。在铜川当工人的村民李印堂带回一点大米,让母亲蒸了一碗白米饭端给习近平尝尝。1975年习近平离开梁家河上大学的时候,全村男女老少自发前来送行。离开梁家河后,他一直牵挂着乡亲们,多次帮助生活困难的乡亲,先后4次给乡亲们回信,两次回村看望,每次回来自己花钱给每家每户带礼物。2015年春节回村看望乡亲们时,他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这种真挚为民的情怀,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真实写照。

务实担当的品格。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习近平在回忆梁家河岁月时说,陕北的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其中之一就是让他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这是让他获益终生的东西。一次公社给村里派发了一批救济粮,到底把粮分给谁?他为了把一碗水端平,带着支部成员挨家挨户查看群众家里的粮囤,最终确定最缺粮的几户群众为救济户,乡亲们心服口服。当年,看到村民买煤油、火柴等日用品要到10多里外的文安驿镇来回跑,他就在村上办起了代销店;看到妇女们白天在山里干活,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缝缝补补,他就办起了缝纫社,既解放了妇女劳力,又解决了村里人的日常需求;他还在村里办起了铁业社,不仅满足了村民的劳动生产需求,也增加了村民收入。当年,在陕北这个地方,因为缺少燃料,做饭、照明都是令人头疼的事。看到四川等地办沼气的报道,他就决心在梁家河办沼气,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建成了全省第一口沼气池,让村民做饭、照明都用上了沼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这种务实担当的品格,充分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彰显了共产党人直面问题的政治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政治担当。

带头实干的作风。幸福生活都是干出来的。他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总是走在前、干在先,苦活重活抢着干,干一件成一件。当年,看到村民在山上种庄稼,土地瘠薄、广种薄收,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却打不下多少粮食,他就带领乡亲们打坝淤地,带头跳进刺骨的冰水里清理河底的冰碴和冻土,在他的带动下,乡亲们干劲冲天,打成了丰产高产的淤地坝。看到村民吃的是河水,他就带领大家挖水井,第一个下到井里掏泥土和石头,打出了一口大口井,让全村人吃上了干净卫生的井水。建沼气池时,他带领几个青年到十几里外的村庄去挖沙子、背水泥……正如乡亲们说,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虽然只有短短两年时间,却干成了他们几十年都没有干成的事,使梁家河成为远近闻名的好村子。这种带头实干的作风,是共产党人的鲜明特征,充分体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风范。

(二)

梁家河精神,是我们党的领袖成长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是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越来越显现出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

梁家河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从“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为人民做实事”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标注的都是为民的底色,折射的都是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担当和不变的价值追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弘扬梁家河精神,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初心情怀,就能更加深刻地读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认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梁家河精神是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的情感基石。延安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先后走出了毛泽东和习近平两代领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播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种子。一片黄土地,两代领航人。不同的领袖,一样的情怀;不同的时代,共同的使命,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无论是在梁家河插队时主动融入群众、“能团结人”,还是十八大以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习近平都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弘扬梁家河精神,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就能更加真切地体会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增强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梁家河精神是补钙铸魂、锤炼党性的鲜活教材。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习近平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为我们修身做人、用权律己、干事创业树立了标杆。正如总书记所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堂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在插队之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个人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弘扬梁家河精神,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心路历程,就能更加自觉地坚定信仰信念,加强党性锻炼,补足精神之钙,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梁家河精神是创新创业、成长成才的励志范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梁家河是习近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地方,在梁家河的七年是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正如总书记所说,“艰难困苦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弘扬梁家河精神,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就能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奋斗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三)

作为梁家河精神的发源地,延安将坚持从梁家河精神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不断汲取信仰的力量,在忠诚核心维护核心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发挥梁家河教育基地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带着深厚感情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用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l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增强对这一伟大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讲政治体现在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落实到推动发展、深化改革、改善民生、从严治党等方方面面,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以实际行动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

不断汲取为民的力量,在牢记宗旨一心为民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确保今年高质量整体脱贫。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将心比心,像关心自己子女上学和父母看病一样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像关心自己兄弟姐妹生活一样抓好就业社保工作,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筑牢公平正义底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断汲取奋斗的力量,在转型发展追赶超越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充分发挥能源、农产品、文化旅游等特色资源优势,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转型文章,实施好延安综合能源基地发展规划,深入推进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后整理,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充分发挥城镇化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大的后发优势,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手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体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不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快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积极破解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的明显制约,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不断汲取创新的力量,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延安实现追赶超越的关键一招,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沟道思维”惯性,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定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深化机构改革、“放管服”改革、国企国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三权分置”改革,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激发社会活力、增添发展动力,真正使党中央部署的每一项改革任务在延安落地落细落实。

不断汲取革命的力量,在自我革命自我提高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发扬革命精神、斗争精神、牺牲精神,始终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把革命工作搞到底的拼命精神,着力提高八种本领,做到“五个过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和省委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动力。坚持以上率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正风肃纪反腐,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给全党、全国人民呈现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延安。